到醫院待產的包包要帶多大呢?帶的太大又怕被別人笑,因為我又沒有要接著去坐月子中心,本來想找個手提的旅行包就好,結果小布提議就帶我這個粉紅色的HELLO KITTY行李箱啊! 好吧!這樣也比較好拿。
早在33週時我就開始準備東西,只是當時還不確定寶寶最後的胎位正不正,是不是確定可以自然產,有的東西就慢點準備,等到36週再去照超音波,寶寶的頭還是朝下的準備好囉,我再繼續採買自然產的傢伙(坐浴盆等)。
其實待產的用品在孕婦手冊54頁都有寫,基本上只要準備這些就夠,如果有需要的話醫院理面或是附近都有藥局,但是我怕到時候我在床上哀哀叫,要小布去買個什麼東西又買錯的,所以可以的話我還事先準備好,還可以先挑好喜愛的品牌,因為有時候剛好附近沒有賣的話就會有點落差早知道就先買之類的。
馬偕醫院有給一張單子,上面寫了些用品是要自費購買的,裡面有毛巾.臉盆.牙膏牙刷等...。有些重點用品還是需要另外添購,雖然我不知道自費的總共要多少錢,但是這些基本的東西家裡有的話就自己帶。
對我來說待產包重要的不是這些牙膏牙刷.筷子湯匙.臉盆等東西,待產包就是要讓住院期間如何恢復體力和傷口的瘉合處理比較重要,所以我會另外寫上去除了54頁的東西外,我還需要些什麼。
添寧長效型看護墊,大部分的媽咪都說不需要用到太多片,大約1-2片就夠了,除非有滴到才需要更換。所以我就買添寧的最便宜。L號 8片 60*75CM
優碘方面,馬偕也有賣,但是我看到有媽咪推薦"聖碘溶液"不錯用,使用後不會過敏,所以我就到附近的杏一藥局購買。(杏一藥局會員的話,除了特價品外的商品都可以9折,只要報會員的電話號碼即可)
沖洗瓶,是用來沖洗會陰附近的傷口,看到有媽咪介紹有兩種不同的沖洗瓶
一種是一個比較大的孔,擠壓瓶身直接可以噴水出來,但是相對的水噴到的地方範圍比較小,比較不好用
另一種就是我買的這種"萊潔生理沖洗器" (當然還有別的牌子),打開看裡面的孔是散狀的幾個小孔,水可以分散的噴出來,比較能夠大面積的沖到傷口。
重點就是選這種散狀的!
坐浴盆是給自然產的媽媽使用的,因為會陰的傷口需要浸泡煮過的溫水加上優碘來促進傷口的血液循環,這也是鈺媽咪跟我說我才知道的,像同事肚肚就不知道所以沒有使用,不過也不影響啦!只是我這人比較緊張&神經質,總是希望先準備好。
一開始每天需要泡到2-3次會比較好。(坐浴盆 NT375*9折)
產墊方面,有的媽媽說帶自己之前月經來使用的衛生棉就可以,帶超厚型或是加長型的衛生棉,所以我就準備一些之前沒用完的衛生棉。
有的媽媽建議還是要用女性專用的生產用的產墊,因為一般的衛生棉不夠寬,或是有弧度和凹槽,容易使得傷口不舒服,安全保險起見,我也是買了產墊。
至於產墊的品牌,我個人也是搜尋不少媽媽的推薦和介紹,當然這一定不會是絕對最好的,但是一個重點就是有媽媽提到說: 生產這麼辛苦這麼痛的,產後應該要對自己好一點,買個材質好一些的產墊使用,像是馬偕就有在賣"靠得住的產墊",這樣如果需要的話到醫院的藥局就可以買到。
所以我想說上網買包六甲村的產墊用看看,也可以比較一下哪個好用呢?
六甲村"穩定型高吸量薄型產墊",13*38CM,寬度就有13公分,果然產墊還是跟衛生棉不太一樣的。反正都準備著到時候看情況使用囉!
雖然很多媽媽說前幾天不會有這麼多奶噴出來,不過我還是帶著鈺媽咪給我的母乳袋
100ML*20包入
鈺媽咪有推薦,如果之後奶量真的有出來的話可以去買"六甲村的母乳袋",材質比較厚也不錯用!
另外像是大小條毛巾(擦臉&浴巾) .牙膏牙刷.環保筷子湯匙. 抗菌洗手乳 (要抱寶寶之前都要先洗洗手) .外套(聽說生完以後毛細孔全開這時候的媽咪會冷到發抖). 襪子.羊脂膏. 小鏡子(可以照傷口,有的媽咪說不需要) 衛生紙.冷熱水瓶(這個我沒準備).杯子. 紙褲(免洗內褲).衛生棉.梳子.拖鞋(要選可以防滑又輕一點的,避免不舒服時或是地面濕濕的滑倒).肥皂我打算帶貝親的潤膚皂使用.臉盆我個人不需要,平時都用手捧水洗臉的。到時候不舒服可能也是先用毛巾擦拭身體就好。口罩.紙巾.出院穿的衣褲。
化妝品方面,我只準備洗面乳和乳液,哪有閒工夫管到臉上去,再說休息比外表還重要
前兩個禮拜,最好能不洗頭就先不要洗,我到時來看看我能撐多久???
哺乳內衣(鈺媽咪建議不需要,只要帶個紗布巾就可以),而且到時候如果奶脹的很厲害穿哺乳內衣也不舒服,乳頭容易摩擦(這時候很脆弱的),只要帶個廠商都會送給寶寶用的紗布巾擦拭多餘的乳汁就可以。
紗布帶.塑(束身帶),生產完用來捆肚子讓子宮收縮,骨盤恢復用的,怕身材變形的好用品,小布的姊姊給我的所以不另外買,到時候我想我動都不想動哪還管的著身材這回事,鈺媽咪說子金堂的美身帶很好用。
如果剖腹產的話,才需要另外準備3M透氣紙膠和口腔棉枝
就是這樣行李箱越大時,不自覺的就會越帶越多東西,想說反正還有空間嘛!